繁體瀏覽

往返首頁

往返 "開示文摘" 頁

《福报》專訪記

■ 福報家庭刊物 (MERIT MAGAZINE) - 2002年9/10月

梵文,梵天的語文,此文只應天上有,人間難得幾回聞 !

在浩瀚的佛教經典裡,已年屆五十三歲的蔡文端,以他人生最寶貴的時光將這煙遠的文字 ── 梵文咒語轉譯成羅馬化梵文,以方便現代的人持誦。

學佛三十多年的蔡文端是萬撓佛教會會長,他利用業餘僅有的少許時間,無師自修梵文,靠著一部《梵和大辭典》,二十多年來轉譯出無數梵文陀羅尼(咒語)。一臉嚴謹的他說,在轉譯的同時無形中也在不斷持咒。對咒語的體會他說是以羅馬化梵文念誦會比較快有感應,但是誠意會更勝一切。而所謂的多念,他說並非一天念七、八個咒,而是誠心地專念一個,只要念到一定程度,就會「一通全通」,念其它的咒也一樣「得心應手」。


一般人對「咒」都有所避忌,提起咒就聯想到詛咒、咒罵,但為什麼學佛人去修持這個法門?到底咒是什麼?

咒語「mantra」一詞,乃是一般佛教徒對陀羅尼「dhāraṇi」的俗稱,也稱作「真言」,佛菩薩所說的真實語言,類似一種祈禱。咒語一般上都有消災,祛病、消業障,延壽,祛魔,乃至於滿足修持者的一切願望等的功效。持咒乃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法門,特別是佛教裡的密宗。佛經有云:持一切法在心。「dhāraṇi」是總持的意思,持咒是在鍛練我們心的集中力和定力。祖師有云 : 集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

請問,咒語有意思嗎?

梵文的咒語本身是有意思的,目前流通的中文版咒語只是音譯,單看字面翻譯好像沒有意思,其實每一句咒語都有它的意思。以大悲咒為例,「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。南無阿唎耶,婆盧羯帝,爍缽囉耶,菩提薩埵婆耶,摩訶薩埵婆耶,摩訶迦盧尼迦耶。」「Namo ratna-trayāya. Nama āryā-avalokite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 mahā-kāruṇikāya」念起來很長,其實只有兩句。翻譯起來,「Namo ratna-trayāya」即歸依三寶。「Nama āryā-avalokiteśvarāya」是歸依聖觀自在,「bodhisattvāya」是菩薩,「mahāsattvāya」是摩訶薩,「mahā-kāruṇikāya」是具足大悲心者。

佛經中云,持咒不需要我們去理解個中的意思,只求你誠心地念,佛的感應,佛的加持,你一定會感受得到。好比你如果有業障病,只管一心持誦「大悲咒」,就能達到消除一切病苦的效果。一般人因為不懂咒的意思,所以能夠誠心持誦。有時候咒語轉譯越多,反而越無法專心念誦,因為懂得多,一看,意思都出來了,容易分心。

請談談你轉譯梵文咒語的緣起。

80年代初就想轉譯【大悲咒】,卻苦於找不到【大悲咒】的數據。後來到青蓮堂找資料,偶然之下發現了《梵和大辭典》(有關字典是由兩位日本梵文博士編著而成),於是向依修法師借回家研究,也許世事真的是冥冥之中有所安排,而因緣成熟時是不可思議的。我家從來不漏水,偏逢在還書的前一天下起大雨,雨水從白鋅屋頂滴下來,不偏不倚就滴落在《梵和大辭典》上,整部字典都給泡濕了。隔天唯有向依修法師道歉並賠回一部新的辭典。那部辭典就這樣留了下來。我對梵文本是一竅不通,後來是通過翻辭典,每個字每個字去查、去讀、去理解,才把基本梵文慢慢學起來。

請分享你持咒的經歷及體悟。

大部份時間都花在轉譯咒語上,我想,轉譯的同時無形中也在持咒吧!曾經有過一段日子精神衰弱,嗜睡、無精打彩,後來持誦【佛頂尊勝陀羅尼】情況才改善過來,現在多是念佛號,每星期六也會在佛教會共修尊勝咒。咒語實 在是太多了,成千上萬,無法每一個都持誦,而佛號比較之下就簡單得多,一句阿彌陀佛可以讓你往生淨土。

學當初因為修持地藏名號的太太,替人們超渡怨親債主或解除黑法,有時會遇到干擾,所以我就發願持誦金剛咒輔助。金剛咒之威力不可思議,能使乾擾的邪魔逃之夭夭。

個人持咒所體會的一點心得是:咒有分柔軟、剛烈者。柔者如【佛頂尊勝陀羅尼】,剛者如【楞嚴咒】及各種【金剛咒】,其中猶以金剛咒的力量較為猛烈,通常用以降魔。據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卷七載,「誦持楞嚴咒者,火不能燒,水不能溺,大毒小毒所不能害,一切惡星並諸鬼神不能對持者起噁心。若心散亂,不住三摩地,心憶口持此咒,則為金剛藏王菩薩眷屬隨從護衛,乃至求長壽、求果報、求國泰民安、風調雨順等事,無一不能實現。」

有佛友持楞嚴咒後凡事比較能夠聚精會神,神智清明而靈感不斷。楞嚴咒本身就有開智能的功效。

誦咒最重要是心誠,而且要做功課,持續念誦,最少要念上幾萬遍,但不需要每個咒語都念。有些人會說,怎麼我努力持那麼多咒,都不靈驗呢?你一天念七、八個咒,不管用,因為你的心分散了。你要是誠心地專念一個咒,念到一個程度,就「一通全通」,念其它的咒也一樣可以發揮其效用。當然,音的準確性忽略不得。音若不准,功效會打折扣,事倍功半。你必須要念得勤,念得誠。對咒生起強烈的信心,那種感應只能體會,不能言喻。我個人覺得念羅馬化梵文的咒會比較快有感應,華文版的咒念起來好像沒有一個標準,因為不曉得以前的高僧大德是用哪一種語言來翻譯?華語?廣東話?還是福建方言?念咒之餘,還要守「戒」及修「定」。戒律不好,一旦生起不善的念頭,將會對人或對己造成很大的傷害。

您如何確定所轉譯的咒語的準確性?

梵文「Sanksrit」是古印度的語文,其歷史和佛教一樣悠久、古老。根據佛經記載,梵文是屬於梵天的語文,不是人間的語言,以前的佛經都是由梵文寫成,後來才由高僧大德翻譯成漢文。有些人會問,這麼久遠的語文,要考究起來好像不太可能,而轉譯咒語,到底要如何確定其準確性呢?

我研究的梵文是舊式悉曇體「Siddham」,比現有的新式梵文「天城體」「Deva Nagari」 簡單得多,筆劃比較少。

古時候的咒語都是靠師口傳,有些咒語傳到後期會有紕漏或錯誤,即使是手抄本,也會有抄錯的時候,古時又沒有藏經可供參考,也沒有專人在作這方面的研究,所以收集在藏經裡的咒語很多都有紕漏或錯誤。轉譯的對錯,就要每個字每個字去和《梵和大辭典》核對或參考別的版本。

請問轉譯咒語的過程是怎樣的?

你需要一套《大藏經》和《梵和大辭典》,還要會看悉曇文,以及漢文和羅馬文的相等轉譯。當初是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一個頭緒,後來透過翻查辭典,逐漸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領。如今轉譯了二十多年,《梵和大辭典》字典都翻得破爛了,一些咒語的句子早已記的滾瓜濫熟。所以轉譯起來會比較快。轉譯咒語最好是能夠找到最早期的版本,因為會比較準確。最大的困難是,梵文有如英文,是由字母組成,一共有44個字母,句子沒有標點符號,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或停頓,早期轉譯咒語的時候,單單是分句子就花費了不少的時間。

一般的咒語是從梵文轉譯成中文。我卻是從中文轉譯成羅馬化梵文,還要翻查字典以確定它們的準確性,翻譯的過程可謂十分艱鉅,有時候必須蒐集幾個版本作為參考,從中對照有無錯漏,絲毫不能大意。這樣一部復一部的轉譯,二十多年來所轉譯的咒語也不少。去年我曾替台灣的林光明居士轉譯了一部份藏經裡的咒語,他已編成並出版了一部《大藏全咒》。今年又受林光明居士所託,於二月份轉譯完《房山石經第二十八冊》裡的《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》,一共30卷,裡頭收集了大約有740個咒語。未來或許會計劃把佛門中普遍有實際用途的咒語編印成書流通,以利益眾生。

■ ■ ■